(一)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转型理论
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高速增长、渐进式改革、结构优化、动态平衡的典型事实,深入研究经济增长奇迹的动力机制,提炼能够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原创性理论与转型规律。
(二)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
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宏观调控在政策工具、传导机制和调控效果等方面的典型事实与基本规律,研究中国宏观调控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贡献及其作用机理,提炼出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。
(三)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与金融安全
从金融市场微观行为和宏观政策入手,系统总结不同发展阶段我国金融体系的一般性规律、典型事实、演化特征,深入研究金融体系改革对市场定价效率、企业投融资机制的影响,金融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优化升级,开放背景下金融风险的测度和传导机制、预警和防范措施,为我国构建市场化、法制化、国际化的经济金融体系奠定理论基础。
(四)人口与中国经济发展规律
系统研究我国人口政策、人口转型、劳动力市场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,揭示人口政策对生育、教育(人力资本)、就业、消费、医疗、社会保障(包括老龄化、减贫问题)等方面的影响,厘清人口政策和转型、劳动力市场发展对产业布局和发展、区域发展的调控机制和影响规律。
(五)农村改革、减贫理论与乡村振兴
全面梳理我国脱贫攻坚伟大成就中的典型事实,系统研究我国农村改革对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影响机制和路径,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减贫理论和粮食安全道路,为新发展阶段我国农业农村改革、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。
(六)区域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规律
多尺度精细化评估和测算区域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,在全球比较框架下提炼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典型事实,围绕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,提出在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区域发展政策设计思路。
(七)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
系统总结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典型案例,研究数字经济驱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、消费提质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与传导路径,探究数据要素如何影响经济发展,研究数据监管制度,提出数字经济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理论框架。
(八)双碳目标下资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研究
揭示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规律,结合我国国情和双碳发展目标,构建耦合经济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模型体系,研究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激励机制,拓展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理论框架。
(九)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规律
系统总结我国的贸易投资开放发展模式、特征和典型事实,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的贸易政策、投资政策、全球化趋势和中美关系、区域经贸合作等对中国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影响机制和路径。构建我国经济“双循环”发展的基本框架和理论,系统研究如何畅通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各环节,研判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。
(十)中国经济系统建模与仿真
建立“微观行为-中观现象-宏观涌现”的复杂经济系统模型,在数字虚拟世界中对复杂现实经济系统实现推演、试错和预估,揭示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效应,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现象及其演化特征,定量分析经济政策的影响机制、路径、持续性以及对社会福利的冲击,为未来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,提供智能化分析和评估的方法论与工具箱。